精選 物件

精選物件 愛迪生建地,全區最低價,臨公園,視野佳 地 101坪 售 650萬 觀迎來電 0980009480 洽詢 或加 LINE ID:5577388

社區介紹

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

濳水減壓症形成原因

參考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 

減壓症是濳水最常發生的意外,故了解減壓症的形成可協助濳水人員 
在濳水過程中做正確的減壓程序,減少減壓症發生的機率


減壓症的主要成因是身體週邊壓力的下降。
普遍造成壓力下降的方式有:
  • 離開高壓環境 :在水壓的壓力度量上,有時亦會以大氣壓力為度量單位,往水下每深入約10公尺即增加1個大氣壓,例如在水深50公尺處,就有將近 6個大氣壓。(1大氣壓+5大氣壓)所以濳水就是一種高壓的環境
  • 潛水中的上浮:在長時間濳水或深潛後沒有進行安全減壓停留,直接上升至水面時因周圍壓力的快速少,會使溶在身體組織內的氣(主要是氮氣)溶出膨脹,而在體內各處及血液中形成氣泡致病。 所以上升的速度要緩慢及做安全減壓停留,才不致這些氣體 因體內氣體壓力快速的壓少溶出膨脹,正確的安全減壓停留會讓溶出的氣體透過肺部安全地排出身體。減少減壓症產生的機率
  • 上升飛行至高處:潛水員於潛水後馬上搭乘飛機。縱然飛機有進行加壓,但座艙壓力若未能維持在海平面的壓力時亦會出現 這些狀況都會使溶在身體組織內的氣體(主要是氮氣)溶出,在體內形成氣泡致病。所以濳水後應超過24小時再搭飛機
根據亨利定律,當一種在液體上的氣體的壓力下降時,該氣體溶於液體的量亦會下降。 
示範這個定律的例子就時當開啟軟性飲料的樽或罐時,氣體會從中出來,在液體中亦有氣泡。 
這些二氧化碳的排出是因在容器內的壓力下降至大氣壓力。 
同樣地,氮氣是一種溶解於人體組織及體液內的氣體。當身體暴露於壓力下降的環境時,氮氣會被釋放到離開身體的氣體中。
若氮氣被逼離體液的速度太快時,氣泡會在身體內形成, 造成減壓症的症狀,如皮膚發癢及皮疹、關節痛、感覺器衰弱、麻痺及死亡。

因其他過程而造成的空氣栓塞症,與減壓症的大部份症狀相似。這兩個被分類為減壓病。

加重因子 減壓的幅度:
壓力大幅下降會有較高出現減壓症的可能。

例如,
1. 周邊壓力:在潛水上升10米後或從海平面飛行上升5000米後會減半。在潛水不久後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行亦會擴大壓力的下降。 
2. 重複暴露:在短時間內(約數小時)重複潛水。 
3. 上升的程度:上升越快,患上減壓症的風險亦越高。 
4. 年        齡:有多篇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年紀增加罹患減壓症的風險也愈高。 
5. 之前受傷病史:曾有關節或肢體損傷者較易加重減壓症的發生。
6. 環境溫度:有些證據指出低溫環境中更易造成減壓症的發生。 
7. 身體型態:一個有較高身體脂肪的人會較易患上減壓症。這是由於不健康的血液供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應, 氮會較多儲存於脂肪組織之內。雖然脂肪只佔成人身體的15%,它卻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儲存了超過一半的氮。 
8. 運        動:在飛上約6000公尺以上高空前、或潛水前後曾經從事激烈運動中,都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有較高的風險得到減壓症。 
9. 飲用酒精:飲酒後從事會有減壓狀況的活動有較高的風險得病。
10.心房中隔缺損:胎兒心臟心房間的孔洞,在出生後的第一口呼吸會靠垂下物來遮蓋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約有20%的成人這個垂下物並沒有完全封死這個孔洞,因咳嗽或其他提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胸部壓力的活動會使血液流過這個孔洞。在潛水時,靜脈內的血液及微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氣泡會經此孔直接進入動脈,而非經過可排放氣泡的肺部。
減壓病症狀
氣泡可以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份形成,但在肩膀、手肘、膝蓋及腳跟上就經
常見到具有症狀的感覺。

下列就不同的減壓症列出了不同的症狀。

種        類:  關節痛 佔有當中的60-70%,而肩膀是最普遍感到痛楚的地方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這種類在醫學上分類為DCS I。

氣泡位置: 通常是身體的大關節(手肘、肩膀、臀部手腕膝蓋、腳跟)

症狀:
  • 局部深層痛楚,程度由輕微至嚴重。有時是隱隱作痛,但很小是刺痛。
  • 關節主動或被動的活動加劇疼痛。
  • 將關節彎曲至舒適位置可舒緩痛楚。
  • 若是由上升造成,疼痛可以即時或幾小時後才出現。

種        類: 神經,佔有10-15%,如平衡障礙、頭痛及視覺障礙呼吸困難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這就是DCS II分類。

氣泡位置: 腦部 

症狀:

氣泡位置:脊髓
症狀:
  • 在下胸或背部不正常的感覺如灼燙、刺痛及發痲
  • 症狀由腳掌向上伸延,可能會有上升的虛弱或癱瘓
  • 下腹或胸痛

氣泡位置:周圍神經
症狀:

種        類:窒息栓塞,情況較小出現,只佔少於2%。
氣泡位置:肺部
症狀:

種        類:皮膚病變佔有10-15%。 如皮膚皮疹
氣泡位置:皮膚
症狀:
   
治療 
再壓是唯一對嚴重減壓症有效的治療,而休息及吸氧氣(須提高氧氣濃度)亦對輕微的症狀有效。再壓一般都是在再壓艙進行。
在潛水時,較危險的有水中再壓。
在缺乏再壓艙或快速上升時,高氧治療對於疑似減壓症病者是有效的急救措施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總網頁瀏覽量

訪客 最新留言